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non-fused)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而我们平常所说的联想,多半是这种非审美联想。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在他的《修辞学》一书中说,联想是“那种和一件已有概念的事物一起能够想象出和它有关的其他事物来的禀赋,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一齐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想到风暴便想到波浪,想到波浪便想到海岸中的响声,想到海岸便想到石子等等”。尽管这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因而是与审美无关的非审美性联想。
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大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譬如我们读前引贺知章的小诗《咏柳》,在产生审美联想时,我们不是把“剪刀”一词孤立出来加以联想,而是把它与全诗所规定的整体情境联系起来加以联想,而且我们是按诗所提供的独特情感,定向地进行联想的,“剪刀”在这里不是孤立的,它处在一首清新的咏柳诗的情境中,它的规定的意义是指“二月春风”,是比喻二月春风似花匠手中的剪刀,整齐地、精巧地把柳叶剪成绿丝绦,全诗的情境都引导我们对“剪刀”的联想朝这一特定的方向走。通过这种联想,我们就进入了诗所描写的境界中,我们似乎来到了花红柳绿、和风飘拂的春天的花园里,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清新感和优美感。这种按一定的主旨、具有定向选择、沉入整体情境的联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布洛称审美联想为“融化的”(fused)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立的。由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说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联想才能解释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