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25]
歌中“燕支山”的“燕支”既与汉语“胭脂”谐音,又与匈奴单于之妻的匈奴语称号“阏氏”同音。这种谐音造成了一语双关的效果。胭脂是妇女美容的脂粉,匈奴失去了燕支山,犹如女子失去了脂粉,不能打扮得容颜美丽。这首歌词巧妙的构思,受到历代文人的赞叹。另一方面,匈奴的乐器也传入汉地,为汉族人民所喜爱。胡笳是匈奴的传统乐器,《后汉书·窦宪传》有“远兵金山,听笳龙庭”之语。东汉末年蔡文姬被掳入南匈奴,她曾描述这种音乐说:“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胡笳是一种吹奏乐器,与之相配的是鞞鼓。文姬的诗中说匈奴的鞞鼓夜间敲响,喧至天明。文姬博学多才,妙于音律,她在匈奴时留心过胡笳演奏的音乐,归来时把这种音乐带入中原,成为中原士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二、与乌桓、鲜卑的文化交流
在匈奴灭东胡以前,乌桓和鲜卑同为东胡族的组成部分,是东胡部族联盟中两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因其“在匈奴之东,故曰东胡”[26]。《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也。”一说乌桓最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引申为部落之名,即“桓之以名,乌号为姓”[27]。秦汉时期,乌桓一直处于频繁的迁徙之中。西汉初年,乌桓居住于乌桓山(一般认为是今阿鲁科尔沁旗的乌辽山)。汉武帝时,霍去病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居住。其地大约西起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经今赤峰地区,东至今哲里木盟地区,南至汉塞,北至今锡林郭勒盟中部的沙漠及西喇木伦河流域。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乌桓又南迁五郡塞内,布列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土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界,约为今辽宁、河北、山西等省的北部。东汉末年,曹操征乌桓,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迁乌桓于中原。此后,留居于东北地区的乌桓人就为数不多了。由于乌桓不断西迁,在每个地区居住仅百余年,且分布甚广,四处游牧,因此很难形成一定的文化层。同时,乌桓对随葬器物“皆烧送之”,墓葬中也保存不了什么用品,所以至今还未发现乌桓的考古文化遗存。目前对于乌桓文化的了解,只能依靠《后汉书》及《三国志》中有限的文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