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做学问难道有分什么内外吗?《大学》古本是孔门流传下来的旧本,朱熹怀疑它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所以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但在我看来,这个本子原本就没有遗漏和错误,所以我只是完全依照它的原样而已。我的过失可能在于过分相信孔子,但并不是故意废弃朱熹所分的章节和删去他的传注。
做学问最重要的是用心体会,如果在心里认为不对,那么即使是孔子说的话,也不敢认为是对的,更何况那些不及孔子的人呢?如果在心里认为是对的,那么即使是普通人说的话,也不敢认为是错的,更何况是孔子说的话呢?
而且,《大学》古本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现在我们读它的文词,仍然觉得明白易懂;论说它的功夫,也觉得简单容易入手。那么,我们凭什么依据来断定这一段必须在那里,那一段必须在这里;这里为什么缺了,那里为什么错了,并因此进行修改和补充呢?这岂不是对背离朱熹过于重视,而对违背孔子过于轻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