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测验量表的特点
在“比纳—西蒙测验量表”问世之前,智力测验已进行了20多年的尝试,但未获得广泛的认可。而“比纳—西蒙量表”一问世,就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究其原因,那是由于“比纳—西蒙测验量表”的三个显著特点所致。
第一个特点是“比纳—西蒙测验量表”用年龄作为标准。可以说,用年龄作为智力测验的标准是比纳的创造。人们认为,用年龄作为标准,一是容易把握,二是容易理解。而以前人们用“白痴”“愚笨”“朦胧”来表明智力缺陷的不同程度,或用“聪明”“极聪明”“笨”“极笨”来表示智力的差异,其标准都难以把握,也不易为人们所理解。因此,用“智龄”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听就能理解。
第二个特点是“比纳—西蒙测验量表”只测试高级心理现象,例如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判断能力等;而不像其他智力测验者那样去测试低级心理现象,例如感觉的辨别力、记忆力、反应速度等。人们认为,这正是比纳获得成功的高明之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曾对此做了颇为清楚的说明:“近今心理学家,大概都承认高等的智力和……初等的心理作用,没有多大的关系。许多动物有敏锐的感觉;低能的儿童,除十分厉害者之外,皮肤感觉、视觉、反应、想象之形式亦和普通儿童的并没有显著的异点。但是,论到了解力、抽象作用、推理作用、联想作用、知识之多少、自动的注意等,则他们和普通儿童差得远了。”[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