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像
杜如晦像
魏徵像
相关链接
唐代的道教:李渊家族在反隋时,曾得到道士的帮助。建唐后为标榜其华夏正宗,使皇权神圣化,便把老子(李耳)尊奉为国祖。因此,唐代奉行崇道政策。太宗信道服食金丹;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称老子为老君;中宗、睿宗复位后大修道观,并令两个公主为女冠;玄宗把道家推向极致,他爱好神仙及方药之事,亲自为《道德经》作注疏并开设道学课程和道学博士。唐后期的皇帝迷信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妄想长生,但适得其反,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和宣宗都因服金丹而死。
唐太宗特别重视人才和善于用人。为求贤纳才,他增设科举考试的科目,鼓励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还要求大臣们注意选拔人才,做到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因此不拘关系的亲疏和资格深浅,广招贤才。他任用原东宫旧属魏徵、韦挺等人,不记旧怨;又任用出身寒微的人,如提拔农民出身的士兵薛仁贵为将军。唐太宗用人能够舍短取长,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不善于理狱而长于谋略,杜如晦短于处理琐事而长于临机决断,太宗使他们各得其所,人称“房谋杜断”。贞观时期君臣的纳谏和直谏是历史上少见的良好政治风气。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大臣们大多能直言极谏。魏徵就以犯颜直谏而名垂青史。他向太宗进谏二百多件事情,常提醒太宗居安思危。太宗曾准备征发不满18岁的中男当兵,敕令已下,魏徵就是不肯签署。太宗大怒,魏徵毫不畏惧,据理力争,认为太宗不讲信用,不按制度规定的年龄征兵。太宗被说服,还赐他一个金瓮。魏徵病逝后,太宗痛感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