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隋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杨广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就在辽东城快要攻下来时,后方杨玄感叛乱的消息传来。无奈之下,杨广只能放弃高句丽,回军平叛。
是时,天下已经有大量的起义军,但在杨广看来,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可杨玄感不同,杨玄感是开国功臣杨素的儿子,是世家大族代表,他的反叛,很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必须尽快平定。
当时,杨玄感在黎阳起兵,他的好友兼谋士李密,就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个对策。
上策是出兵蓟州,卡住隋军的咽喉,隋军回军被阻,而高句丽也攻不下来,时间一长必定粮草耗尽,会直接投降。
中策是西入关中,路途之上不要恋战,只要占据关中,据险而守,便可以和杨广分庭抗礼。
下策是出兵东都洛阳,洛阳城守将必定死守,攻城时间会很长,胜负难料。
杨玄感听后,说:“公之下计,乃上策也。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
为何杨玄感考虑再三,没有选择上策、中策,反而选择了下策?我们逐个分析:
如果选上策,出兵蓟州,截断隋军道路不一定能办得到,但必定会提前和隋军遭遇。如果没有按时间到达目的地,那必定是死路一条。就算能到达指定位置,杨玄感手下的几万人,也是难以抵挡杨广六十万大军的。